Archive for 11月, 2009

远东航运评论:目前班轮公司解决其债务与现金流问题的各种典型办法

关于全球集装箱班轮业何时可复苏? 是业内人士与媒体及股评家们讨论的热题, 笔者认为应先注重何种条件下能复苏与何种条件下不能复苏?然后才能预计何时能复苏?不能光看到几十项统计数据, 或不断传来的报喜不报忧的消怎就预计何时能复苏, 在[国际集装箱班轮业:复苏,难?!](航运交易公报09-10-20)一文中, 作者提出了全球集装箱班轮业何时复苏基本上取决于欧美经济何时全面复苏; 反之, 与中国经济好转、GDP上扬、扩大内需见效的关联甚少, 而欧全球集装箱班轮业何时能全面复苏, 却不是一、二年的事, 所以时间一长, 各大班轮公司纷纷出现金流将断不断的现象, 这些老总的日子就很不好过, 它们的债权人(或贷款银行, 以后从略)不光是坐立不安了, 而且认为讨债是讨不到的或难讨到的, 如欠债人破产, 还不如帮欠债人重组公司, 以债权与注入新资金购买低价的股值成为股东, 如果市场复苏, 不但可以保本, 而且还有点可能挣点钱回来, 所以班轮公司与债权人两者都要求政府参与, 债权人得以减少风险, 班轮公司得以获得更充分资金以渡过更长的市场低迷期, 而政府也不得不介入, 因为航运经济也是国家经济的一部分, 也要顾及失业问题。下面就是汇集了一部分班轮公司解决其债务与/或现金流问题的各种典型办法。
赫伯罗特(Hapag Lloyd)预计全年亏损约13亿美元
几经折腾才苦苦求到18亿美元贷款
几经波折, 赫伯罗特才取得了政府有条件的支持, 所谓的支持是政府将承担银行向它提供贷款12亿欧元(约18亿美元)的90%的信贷风险。然而它还要承诺: 1) 在未来3年内必须节省10亿欧元成本, 目前已加大降低成本的力度,将在德国削减1,100个工作岗位,并推行减薪, 以求在2011年恢复盈亏平衡; 2) 它的股东还必须向注入约19亿欧元(约28亿美元)的新资本, 到目前为止,它仅向公司增资9.23亿欧元, 缺口将由Tui提供的贷款来补足, Tui是旅游集团, 它持有赫伯罗特43%的股权。政府承担贷款90%的信贷风险中,德国联邦政府与汉堡市的州政府各负45%, 因为汉堡市州政府是Albert Ballin财团的大股东之一,该财团拥有赫伯罗特约57%的股权。从中可见赫伯罗特为了取得政府对它仅仅是一笔贷款的90%担保, 在原有的一连串的投资“姻缘”关系上, 还要化这么大的努力与真诚的表现, 才有通得过的可能,可见要用纳税人的钱作担保是很难的, 要借纳税人的钱就更难了, 在这样的难度下, 若谁还敢于贪污纳税人的钱, 真的是吃了豹子胆了。看起来政府的要求很苛刻, 一方面要理解政府的处境, 它要面时议会议员的质问, 还要顾及全国经济受这次金融危机打击的各层面, 如果只帮集装箱班轮业, 而不顾散货航运业, 是说不过去的; 另一方面在政府的苛刻要求下, 推动与刺激了赫伯罗特进行自我解救, 而采取了多项严厉的节支措施, 它今年的亏损有望收窄, 可能低于13亿美元, 低于预计的亏损甚多。
以星(ZIM) 资金缺口至少10亿美元
用债转股的办法解决当前困难
以星与众班轮公司一样, 也受不住前二年订造大船、新船热潮的诱惑, 在金融危机来临前一年还订造了不少大船、新船, 仅在韩国就订造了9艘12600箱新船与4艘10000箱新船, 人们想不到一向以精明又谨慎行事著名的以星, 也会做出蛇吞象之事。如今也背上了个大包袱, 真是 “难解难分”, 它施尽了浑身解数为的是不让现金断流, 如向母公司要求注入4.5亿美元; 又如因为ZIM不是上市公司, 它可在今后上市, 因此今年10月它与其债权人达成债转股或调高债券利率的协议, 即用转让产权办法与调高借款利率, 前者可取得现金, 后者可推迟还款, 以渡过当前难关。目前以星轮船的母公司正在考虑向以星轮船注资4.5亿美元,以帮助该班轮公司渡过困境的计划。据悉,以星轮船已启动2016年的上市计划,届时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债转股的方式,获得回报。
达飞(CMA-CGM)上半年亏损5.15亿美元
56亿美元高额债务如何解决?
在金融危机打击初期表现甚为强势与被认为抗灾能力很强的全球排名老三的达飞, 当08年很多班轮公司亏损,达飞的营业额仍达151亿美元,而且还能实现净利1.23亿美元,还能租入其它班轮公司不堪负担而退租的船, 甚至基本上保持0闲置船。但经过10个月后也显得疲惫不堪了, 而今年亏损则已难避免, 一向讲话强硬其首席执行官Rodolphe Saade口气缓和好多了, 可是他在10月还在讲 “我们的情况要好于同业的竞争者”, 此话确是事实, 但另一个事实是达飞负债高达56亿美元下,由银行与金融机构组成的一个指导委员会已起草了一份计划以帮助达飞在明年扭亏为盈, 这表示达飞也必须靠银行与财团救助了。如今银行与金融机构肯救, 说明达飞的基础与原有结构还是不错的, 例如它的船队虽然庞大达363艘, 但自有船舶仅91艘,租船达272艘, 只要把订造的60条脱开, 就有可能轻装逃脱这场危机。另一方面达飞也是忍痛让人家来救它的,笔者查阅达飞自身的网站多年,从未见到有 Investors的栏目或季度、半年度、全年度报告, 是个未上市公司, 家族色彩极为浓厚,雅克沙迪(Jacques Saadé)是达飞轮船的创办人和总裁, 儿子罗道尔夫 沙迪(Rudolph Saade)现时任职该公司副总裁。如果它接受救助, 这意味着它的一部份股份为政府所有, 因为上述所称的金融机构的计划是以政府的一项战略投资基金中拨出的巨款为主项的,不给政府股份,无法向国民交待! 可是对于达飞来说这是件十分痛苦的事, 这等于一次外科大手术。1978年创立了CMA, 苦斗了18年成为法国弟一大班轮公司的那年, 即1996年又吞下了国营的大班轮公司CGM, 成为法国第一大全球名列前矛的纯私人经营又不上市的集装箱班轮公司, 想不到吞下国营大公司后连打13年胜仗后, 仍要吐出来归还于政府! 所以达飞在9月份时还想用推迟还债的路子来赢得时间, 也曾想卖掉一些非经营性资产以渡难关, 总之不会心甘情愿让出辛勤经营30年的乐土, 若政府一有股份, 其原有财务、人事、经营方式都要大变动了, 上述所称的金融机构10月份提出的计划能否被双方接受还未获进一步消息。一方面是老沙迪心不甘让出其帝国的一部分, 他仍然坚信该公司业务能在未来数月重回盈亏平衡点; 另一方面传出的消息是因为达飞的家族股东拒绝向达飞注资以帮助公司走出财政困境的态度, 已激怒了不少公司的债权人债权人, 所以要逼老沙迪退位, 才可着手为其重新筹划其56亿美元的庞大债务的解决办法。11月上旬传出老沙迪频频拜访政府部长, 甚至跟着部长出访外国, 所以达飞与银行、债权人之间的谈判可能会推迟。
中国中远(China COSCO) 前三季亏损7.78亿美元
现金就是王 890亿元人民币现金在手有了底气
与欧洲公司一比较, 中远得到国家银行的支持就多得多了,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多种场合下的讲话中, 对于现金流的重要性与他对中远现金流的高度信心已重复强调过多次, 笔者认为这是中远的最强的强项, 是很易证实的实话, 有贷款(包括授信额度)的记录如下: 08年12月中远得了中行约108亿美元的支持, 09年5月其旗下的中远集运得了交行约28亿美元的支持, 09年8月又得了农行(款额未公布)的支持, 其中二次相加即达136亿美元, 与赫伯罗特好不容易得来的18亿美元相比, 真有天差地别之分。
中海(China Shipping) 前三季亏损7.84亿美元
现时现金最充沛 为全球航运业之首
中海有贷款(包括授信额度)的记录如下: 09年5月中海得了交行约54亿美元的支持, 09年7月中海得了招行约29亿美元的支持, 09年12月中海得了中行约117亿美元的支持, 三次相加达200亿美元。
东方海皇(NOL)上半年亏损3.9亿美元
供股集资9.72亿美元
今年6月NOL则用另一种方式集资, 它以通过供股方式, 即以每股1.30新元的价钱,三股旧股购入四股新股, 而集资9.72亿美元, 以此偿还一部分债项和用于营运资本及可能投资于相关的货柜航运和物流。但所称的集资9.72亿美元中的新股, 约2/3为其母公司或称大股东淡马锡所认购, 也即母公司以扩股方式注入资金。
日邮(NYK)班轮部门上半年财政年度亏损近4亿美元
发债卷集资6.3亿美元
今年8月NYK发债卷筹得资金约6.3亿美元,将用于偿还欠款,藉此间接推迟还款期限。
马士基(Maersk)上半年亏损5.4亿美元
出售股票18亿美元 发债卷集资11亿美元
马士基的母公司A.P, Moller集团09全年的亏损将达到20亿美元,今年9月,宣布出售18亿美元股票的计划。10月又计划出售7.5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公司债券, 息票率为4.8%。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据悉已收到了超过50亿欧元的认购。与地中海航运的态度100%相反, 马士基反对政府救助有困难的企业, 并不是丹麦国家小, 政府能动用的资金小, 而是它认为 “一些国家政府对班轮公司的援助将推迟班轮行业的结构调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复苏, 市场的力量将会自动调整行业内部结构,促进班轮行业的兼并重组,一旦遭到政府干预,则会影响行业的调整进程”, 也即主张优生劣汰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正道,像这样的主涨不仅是马士基有, 国内外也有一小部分经济学家也有此观点。另一方面可见马士基并非耗光了实力才出售股票与发行债卷, 也足以显示它对渡过难关是有十足信心的。
地中海航运(MSC)似乎仍是巍然不动
这家班轮公司从来也缺资金, 它还表示对同业中短缺资金者深表同情, 自已无需政府救助, 但很赞同政府救助处于困境的同行; 业外人士看不懂, 为什么龙头老二地中海航运与龙头老大马士基两者对此事的姿态迥然不同? 前者对处于危境中的同行显示同情与宽容, 后者似乎 “人情味” 太少了些; 业内人士则无暇讨论此事。

Leo vs Sasa